在乡下盖个鸡棚也要手续?刚接触养殖的新手经常这样问。养殖场规模不论大小,只要涉及畜禽水产养殖,必须办理养殖证。最近隔壁村王大哥就因为没办证,养的两百只羊被执法部门强制处理,损失惨重。
去年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,全国查处的无证养殖案件中,60%发生在小型养殖场,大部分农户都是因为不了解政策吃大亏。特别是环保风暴下,没有证件就像没有护身符,一旦被查到面临巨额罚款。
首步准备最考验人耐心。记得带好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,场地证明必不可少。如果是租用土地,必须提供三十年以上的土地租赁合同,这点被无数人忽略。去年镇上李大姐就因为租房合同只有五年被退回材料,白白耽误三个月。
环评手续就像给养殖场的体检报告。现在生态局严格执行两小时听证制,技术专家会重点查看粪污处理方案。去年开始推广种养结合循环模式,建议提前和周边种植户谈好运肥协议,这对审批很有帮助。
最漫长的等待是现场核查环节。农业局检查员会在15个工作日内上门,重点看三个地方:隔离区设置是否规范、防疫通道是否达标、排污口是否有专业处理设施。建议提前把消毒记录本和免疫程序表准备好。
很多人提交材料时在土地证明环节翻车。村委会开具的场地证明需要村主任签字+公章+镇农业办盖章,三个红戳缺一不可。特别要注意土地性质必须标注清楚,如果是基本农田根本批不下来。
技术人员证书经常被忽视。至少要准备畜牧师或兽医资格证,哪怕临时聘用也要签订用工协议。去年新规要求建立养殖档案,建议提前定制专业记录本,里面要有疫苗注射记录、饲料采购台账这些内容。
最难跨过的是环保关口。建议提前联系环评机构做预评估,普通养鸡场环保投入至少要准备5万元。现在推行电子化审批,各地进度不一,建议先登录省级政务网查看办事指南。
误区一:认为租赁场地不能办证。实际上只要租赁期超过5年,附上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即可。误区二:存在侥幸心理,觉得管到自己头上的概率低。现在天眼系统全覆盖,无人机巡检很常见。
注意事项要打醒十二分精神。首先注意审核时限,一般承诺20个工作日,遇特殊情况会延长10天。其次要跟踪材料流转进度,现在很多地方开通短信提醒服务。最后到期要提前90天换证,过期重新申办相当于从零开始。
有个真实案例。去年县里的养鸽场张老板以为自己圈在山坡上没人管,结果环保检查发现粪便直排河道,不仅被罚了8万元,还被列为失信企业上黑榜。所以宁可手续麻烦点,也要把证照办齐全。
特别要记住变更备案制度。当养殖品种改变、扩大面积、更换法人时,必须在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。去年有个养鱼场改养甲鱼没备案,后来遇到拆迁补偿标准直接降级。
记住三个特别提示:1. 建议到县农业农村局官网下载最新申请表;2. 所有复印件要加盖公章;3. 关注审批局微信公众号实时查看进度。现在推行电子证照,有的地区实现全程网办。
最后强调一遍核心:养殖证是合法经营的基础,是项目补贴的前提,更是产品出省的通行证。别让一纸证书卡住你发家致富的路。